找到相关内容337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经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语言特色

    圣谛的道理,而断除一切的烦恼,永离生死轮回。   以上六神通中的前五通,是共外道的五神通,尚未见到解脱之道。唯有解脱生死束缚才是佛陀所要追求的目标。许多佛陀传记中,都提到释迦未成佛悟道之前,曾跟随...4],才真正证到了漏尽通,解脱生死轮回的束缚。因此六神通中的重点,也是佛陀的孤发独明,不共外道的神通是“漏尽通”。   为了有别于世俗五通,突显漏尽通的重要性,并防止弟子耽溺...

    丁敏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4039475.html
  • 佛说世间最苦之事

    没有形相,不受色身的束缚,这才是最大的安乐。’四只鸟兽听了比丘的解说后,便心开意解。”  佛陀告诉四位比丘:“当时的五通比丘就是我的前身,而四只鸟兽就是你们四人。你们在前世早已听闻过苦的真正根源,为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2640512.html
  • 福建佛教与民间信仰

    体现对神明的信仰。它的崇高、它的完美,衬托着民间神灵的缺陷。于是,信佛的人们再也无法忍受民间神祗的粗陋,一场神灵世界的改造运动开始了。   我们看到,在福建民间很有影响的五通神,在民间传说里也成为佛教的信徒,他们虔诚地听高僧讲经,逐步完成了性格的转化。如果说古代的五通神是戾气最重的煞神之一,改造后的五通,大都以五个老人的形象出现,他们不再是侵犯人类的恶神,而成为佛教的护法力量。又如福州永福县(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5652235.html
  • 密咒演变之四阶段

    获传行;而日本所传唐代之密,则由印度其时犹未发展到此第四阶段,故亦无此也。印度之修长寿、修五通者,大抵皆修药叉法。而中国道教之丹鼎符箓诸术,亦夜叉法之流耳。知密咒乃八部众或夜叉众为本位之佛教,则知其仅可为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4952991.html
  • 何为四重恩

    世间之重大地为先。悲母之恩亦过于彼。若有男女背恩不顺。令其父母生怨念心。母发恶言子即随堕。或在地狱饿鬼畜生。世间之疾莫过猛风。怨念之征复速于彼。一切如来金刚天等。及五通仙不能救护。若善男子善女人。依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0953394.html
  • 瑜伽戒疏二乘不共戒科目

      五、修作意  四、四持世出世持  一、世间道  一、作意  二、离欲  三、诸定  四、五通  五、生处  六、诸相  二、出世间道  一、了相作意  二、胜解作意  三、远离作意  四、观察作意...

    默 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50667074.html
  • 乐山佛教文化

    一个地灵人杰的文化之乡,宋代著名文学家“三苏”(苏洵、苏轼、苏辙父子),当代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均是乐山人。风光旖旎的蜀国水乡五通桥、建筑奇特的船形古镇罗城、以及夹江千佛岩,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,将这块美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65567157.html
  •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法门之简介

    相应:一、身密,结印;二、口密,诵咒;三、意密,观想。   今 南公怀瑾上师所传之准提法仪轨,乃师昔年于四川峨嵋山闭关下山后,再掩室于嘉定(乐山)五通桥多宝寺期中,蒙文殊师利菩萨显现亲授。内函性相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8101487119.html
  • 《异部宗轮论》简介

    世第一法定不可退。预流者无退义。阿罗汉有退义。非诸阿罗汉皆得无生智。异生能断欲贪嗔恚。有诸外道能得五通。亦有天中住梵行者。七等至中觉支可得。非余等至。一切静虑皆念住摄。不依静虑。得入正性离生。亦得...法。世尊亦有不如义言。佛所说经非皆了义。佛自说有不了义经。此等名为本宗同义末宗异义。其类无边。其雪山部本宗同义。谓诸菩萨犹是异生。菩萨入胎不起贪爱。无诸外道能得五通。亦无天中住梵行者。有阿罗汉为余所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2747183.html
  • 西方淨土變相的源流及發展

    造形而言,此浮雕并不类似北齐以后流行的五通曼陀罗,亦即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图。 北齐流行的五通曼陀罗,据云来自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所图写,汉明帝时曾到中国,但不甚流广。隋文帝时,沙门明宪从高齐道长法师所,得此一本,遂广为图写(注11),北齐画工曹仲达也曾模写其像于诸寺壁。又齐隋之际的僧慧海,生平以净土为期,曾从齐州僧道诠处,得五通菩萨之图写无量寿像而模画之,愿生净土(注12)。 六、莫高窟隋代...

    陳清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2245896.html